<span class="title">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智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4日电 题: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智能向善”——中外人士热议新华社《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报告

  新华社记者

  在14日于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智库报告,引起中外人士广泛关注和热议。

  多位中外媒体、智库及国际组织人士认为,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新闻媒体行业迎来诸多新机遇,但也面临多重新挑战。这份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报告的发布恰逢其时,对于指引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体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球新闻媒体需牢记社会责任使命,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智能向善”,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汇聚力量。

  “对媒体从业者很有帮助”

  “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黎巴嫩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瓦里夫·库迈哈在看过报告后对新华社记者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包括新闻媒体行业在内的很多行业都发生巨大变化。

  克罗地亚《晨报》主编玛丽亚娜·塞韦尔·托特告诉记者,她认为这份报告“非常专业”,有大量数据和研究支撑,还提出行业伦理标准,对新闻媒体从业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说很有帮助。

  为撰写《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报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以中、英、法三种语言面向全球新闻媒体机构开展问卷调查,受访者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井喷式”发展,新闻媒体行业迎来产能新驱动、体验新升级、业态新前景等新机遇。约三分之二的全球新闻媒体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影响持积极态度,多数媒体已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超半数媒体已开始应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改变新闻媒体的绝佳机遇。”南非独立传媒集团总编辑苏博拉蒙内说,“人工智能是一种高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颠覆性技术,我们应该拥抱它。人工智能为媒体行业注入更高效的动能,它能承担繁重工作和琐碎任务,让记者和创作者有更多时间来策划、表达,有效开展报道,呈现内容。”

  新加坡智象集团主席高群耀对人工智能重塑电视媒体产业有切身体会。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技术能提供定制化推荐、实现生产自动化、提升受众观看体验,正在彻底革新内容创作、传播以及与观众互动方式。

  虚假信息需各方共同努力解决

  报告指出,由于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同时,滥用、恶用这一技术的行为也使得虚假信息生产及传播呈现大规模、多样化、病毒式等特点,不仅侵蚀着新闻媒体的社会信任基础,还引发全球信息环境的真实性危机。

  半岛媒体集团执行总裁特别代表萨拉赫丁·阿卜杜拉则把人工智能形容为一把“双刃剑”,认为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社会多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美利坚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教授阿米塔夫·阿查里雅说,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报告剖析了人工智能应用加大发展鸿沟的问题,“这非常好”,这些问题日益普遍,值得全球各国关注。

  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李大宏对人工智能技术滥用催生的虚假信息风险深有感触。他说,如今,互联网上的信息泥沙俱下,一些人通过捕风捉影、移花接木来制造谣言、混淆视听。人们若是对网络信息不加甄别、照单全收,就容易受骗上当。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干事柯邱鸣说:“我们需要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被应用的,尤其是这些新技术如何导致虚假信息、仇恨言论的泛滥等问题。”

  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副总编辑德米特里·戈尔诺斯塔耶夫说,人工智能为大众传媒创造巨大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新挑战。虚假信息和“深度伪造”的传播是一个重大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巴西圣保罗报报业集团首席商务官马塞洛·索萨·利马·贝内斯说,在当下虚假信息泛滥的国际舆论生态中,新华社为提供准确、可靠的全球信息作出重要贡献。

  全球媒体坚守责任使命至关重要

  报告提议,新闻媒体需肩负社会责任使命,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智能向善”,从加快智能驱动、提升媒体价值,立足善意使用、健全伦理规范,加强对话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坚守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责任与使命。

  高群耀认为,“以人为本”和“智能向善”是新闻媒体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时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新闻媒体行业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许多新闻媒体机构和从业者陷入新的迷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这份报告提出的倡议至关重要。

  “在人工智能时代,流量固然重要,但绝不能饥不择食,”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总编辑郭清江说,“对于媒体行业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正能量的流量,以加强与巩固本身存在的价值。”

  塔斯社社长安德烈·孔德拉绍夫表示,在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已开始改变媒体行业面貌,重要的是齐心协力把握这一机会、增进共同福祉。“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保持专业水准、进行客观理性思考、践行求同存异的中国智慧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我们的确存在差异,但履职尽责、为社会谋福利这一共同使命,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

相关推荐

<span class="title">汇聚“智能向善”力量——智

59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4日电 题:汇聚“智能向善”力量——智库报告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齐琪、顾煜 技术深刻影响着媒体的变革和发展。如今,...

<span class="title">《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

59

这是《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智库报告。新华社记者 辛悦卫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4日电(记者邵艺博、何小凡)在14日于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开幕...

<span class="title">大熊猫“宝力”“青宝”启程

59

这是6月6日拍摄的大熊猫“宝力”。 10月14日晚,大熊猫“宝力”“青宝”乘坐专车离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前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于15日搭乘专机前往美国华盛顿国家...

<span class="title">被传失联的伊朗“圣城旅”指

59

10月15日,卡尼(前中)在伊朗德黑兰参加尼尔福鲁尚的葬礼。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新华社德黑兰10月15日电(记者王腾飞 陈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伊斯梅尔·...

<span class="title">伊朗说与美国的对话因地区形

59

新华社德黑兰10月14日电(记者王腾飞 沙达提)伊朗外长阿拉格齐14日说,伊朗与美国的非直接对话因为当前地区形势而暂停。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阿拉格齐当天在访问阿...

<span class="title">记者直击 | 战争阴云下 贝鲁特

59

自黎以冲突升级以来,多条飞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国际航班被取消。贝鲁特的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是黎巴嫩唯一一座国际机场。由于战争的影响,这座机场往来航班减少,现场冷...

<span class="title">国际观察丨频袭联黎部队 以色

59

新华社耶路撒冷/贝鲁特10月15日电 题:频袭联黎部队 以色列为何不怕惹众怒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李军 谢昊 随着黎以冲突不断升级,以色列近来数次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

<span class="title">欧盟:以色列袭击联合国维和

59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14日电(记者周玥 乔本孝)欧盟27国外交部长14日在卢森堡召开会议强调说,以色列军队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袭击严重违反国际法,“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必须立即停...

<span class="title">朝鲜称已确认韩军方系侵犯朝

59

新华社首尔10月15日电 据朝中社15日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当天发表谈话说,“韩国军方是做出侵犯朝鲜首都上空的敌对侵权挑衅行为的肇事者。对此,我们已掌握真...

<span class="title">韩军向韩朝军事分界线以南进

59

新华社首尔10月15日电(记者冯亚松)韩国联合参谋本部15日说,韩军当天向韩朝军事分界线以南进行了应对射击。朝鲜方面暂无回应。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当天通过短信将声明发给媒体,...

<span class="title">2024年马来西亚“中国电影节”

59

这是10月1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拍摄的2024年马来西亚“中国电影节”开幕式现场。 在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之际,2024年马来西亚“中国电影节”14日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柏威年广场大...

<span class="title">热点问答|印加互逐外交官 两

59

新华社新德里/渥太华10月15日电 热点问答|印加互逐外交官 两国关系哪里走 新华社记者 印度外交部14日发表声明,要求6名加拿大外交官限期离境,并决定从加拿大撤回6名外交官。同日...

<span class="title">印度和加拿大相互驱逐外交官

59

新华社新德里/渥太华10月14日电 印度外交部14日发表声明,要求6名加拿大外交官限期离境,并决定从加拿大撤回6名外交官。同日,加拿大外交部宣布以涉嫌暴力犯罪活动为由驱逐6名印...

<span class="title">秀我中国|新华社驻首尔记者

59

据韩国媒体15日报道,朝鲜炸毁韩朝边境部分道路,韩军向韩朝军事分界线以南进行应对射击。新华社驻首尔记者密切追踪朝韩局势最新进展。 记者:陈怡 摄像:杨畅 新华社音视频部...

<span class="title">一瀑连中越!中国首个跨境旅

59

这是10月15日拍摄的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景色。新华社记者 余嘉明 摄 新华社南宁10月15日电(记者黄凯莹、黄浩铭)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15日正式运营...

<span class="title">解局 | 以伊冲突螺旋升级 “暴

59

这是10月13日在黎巴嫩美什法拉拍摄的以军空袭后的废墟。新华社发(马希尔·卡马尔摄)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一年,中东局势愈加复杂:加沙战火未停,以色列又对黎巴嫩真主党发起军...

<span class="title">国际观察丨中东局势动荡令欧

59

新华社瓦莱塔10月15日电 题:中东局势动荡令欧洲经济承压 新华社记者陈文仙 近期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全球市场担忧石油供应状况,国际油价出现波动。虽然欧元区通胀率已基本降至欧...

<span class="title">新华时评丨“绿色双标”阻碍

59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绿色双标”阻碍全球绿色转型 新华社记者董越 一方面要求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承担更大责任,另一方面却指责中国绿色产能“过剩”,以加征关税等手段限...

<span class="title">国防部:中泰两军将举行“突

59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郭明芝、周文剑)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15日介绍,根据年度计划及双方共识,10月中下旬,中国泰国两国军队位云南举行“突击-2024”陆军联合训练。 “这次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