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逐渐升温,截止 10 月 15 日,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平安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民生理财、渤银理财、广银理财、北银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等 10 余家理财公司近期均有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即将面市,其中有 7 只混合类理财产品正处于募集期,另有 172 只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待售中。与此同时,已发行产品净值、收益率也呈现向好态势,Wind 数据显示,已有多只 " 破净 " 权益类理财产品净值回升超过 1。
业内人士向钛媒体 APP 表示,银行、理财公司、基金公司布局含权类理财产品,一是为了可以拓宽产品线,增加更多吸引客户的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二是提升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和能力;三是收拢更多类型的客户群体,特别是高净值的客户。
牛市也并没有很多人选择购买含权理财,资金更多还是去了第一战场
最近含权理财占据理财产品 C 位,这是主观臆断还是真的?
平安银行理财经理向钛媒体 APP 表示,其实并没有很多人选择购买含权理财,反而更多人会选择购买基金或者直接开户买股。她表示,9 月底以来,理财确实波动挺大,很多中低风险的理财在前几个月表现稳定正收益,但是 9 月底 10 月初受股市的影响,出现了多日的负收益,但这周开始陆续企稳,但是固收市场却有些萎靡。

图片来源:兴银理财某固收产品
对于是否真的很多人将存款转出购买股票,理财经理向钛媒体 APP 表示,国庆后开户和炒股热情有所冷却,但在 9 月底则是真的很疯狂,用户会选择将两年快到期的大额存单直接按活期赎回转让,就是为了入股,很多新开户国庆后第一天买不了股票,第二天可以操作但大家大家都看到了,不少新股民高位站岗了,此后的回调行情直接把一些新股民干 " 崩溃 " 了。 理财经理表示,经此一遭,这些新股民也算是冷静下来了,不少在上周还 " 杀红了眼 " 要把钱往外转的用户,现在又老老实实得把钱转回理财账户中,并请教理财经理怎么补救。
初牛对疯狂,不要落地为安的钱,反而追逐风险
一些理财经理告诉钛媒体 APP,他们对于这些 " 疯狂 " 的投资者进行了相应的 " 教育 ",告诉他们与其追求那些尚未确定的钱不如收获即将落地为安的钱,但是在 " 疯狂 " 的投资情绪下,投资者听不进他们的建议。
他们向钛媒体 APP 透露,投资者告诉他们,近期很多基金公司、理财公司都在给他们打电话,给他们推荐牛股,并且还告诉他们牛市的时间已经剩下不多了,本轮疯涨即将到顶,马上会迎来回调,然后进行横盘震荡后再迎来下一轮疯涨,赚钱机会的确定性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争先恐后入场。
券商人士告诉钛媒体 APP,市场上对本轮牛市的预期时长在半年到一年半左右,主要原因有三:一是 9 月 19 日,美联储宣布降息 50 个基点,并预计 11 月至少再降 50 个基点,这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货币环境和流动性持续宽松的预期,这也给国内降息提供了客观环境,这是中国股市即将面临的货币环境。
二是本轮牛市和 2014 年底的政策牛市很相似,当初中国央行时隔两年首次降息,就此引燃了 A 股疯牛,此后市场对央行的宽松预期成为牛市不断上涨的重要引擎,不同的是本次的牛市的降息政策并没有达到 2014 年类似效果。伴随着降息政策的还有国家发改委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总额达 7000 亿元人民币,用于 " 两重一新 " 的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旨在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支持企业和房地产市场等多个方面。在这样多方位强有力的政策连续出台,可以说是金融和宏观经济部门都在为对资本市场打开闸门,指引 " 国家队 " 资金和机构资金入场,同时带动大量社会资金、外资涌入,造就了近期的牛市初期景象。不过兴业证券政策解读专家告诉钛媒体 APP,本次牛市的触发政策力度较 14 年明显强很多,因此要延续牛市生命也需要更强效的政策,市场可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宽松。
三是对比历史上 A 股的 8 次牛市,最短的为 46 天,最长的是 862 天,再借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四次牛市,平均时间在半年之一年半期间,因此市场推断本轮 A 股牛市的时间也将在这个范围内。
中银证券宏观研究员告诉钛媒体 APP,长假期后,市场出现大幅回调,很多投资人都对牛市的持续性存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降息和金融放松政策铺垫,不要低估政府与央行对振奋经济的决心,现在的牛市看似是对 9 月政策的响应,实则是自疫后一系列经济修复政策的滞后反应,而本次的政策更像是导火索,其真正的效果还并未发挥,因此后续的上涨仍是毋庸置疑的。
央行 10 日的公告表示,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 " 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 " 的要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决定创设 "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 SFISF)",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 ETF、沪深 300 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上述新工具首期操作规模 5000 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这等同于告诉市场要利用创新工具从央行获得的资金用于投资股票。
某外资证券宏观研究员告诉钛媒体 APP,本次的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 1 年,到期后可申请展期;抵押品范围未来可能会视情况扩大,灵活性强,通过这种互换便利方式,非银机构可以将手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替换为国债、央票,便于在市场上回购或卖出融资,这种 " 以券换券 " 的形式第一收益者是机构,散户受益有限。
他表示,本次利好看上去是央行 " 给钱 " 投资股市,但并没有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也不是量化宽松,因此对于散户而言,散户牛市还没真正到来。牛市初期是机构入场的时间,很多人认为牛市从 9 月 18 日开始,实则不然,早在机构布局的时候牛市已经悄然开启,而当散户意识到了开始涌入时便是机构止盈的时机。他认为," 散户投资出现亏损是正常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信息差的缘故,大部分散户把握不好进场和出场的时机,因此常常会出现追涨杀跌行为;二是高峰期前后,机构就在陆续止盈退场了,但是散户因为心理因素会失去理智,并不断加码,从而导致机构一旦全清,散户很难找到接盘对手方,从而被套牢,就有不少散户,特别是国庆期间新开户的用户就尝到了资本市场的‘残酷’,不过这次才刚刚开始,机构最低也只拿到了 2600 点附近,还有很多的上涨空间,因此散户不要丧失投资信心。"
当然也有不少投资者向理财经理和基金经理咨询本轮牛市应该关注的板块,钛媒体 APP 整理出多位经理的观点如下,他们表示,2007 年的大牛市,市场主线是大宗商品,有色板块暴力拉升 20 倍;2014 年的大牛市,市场主线是互联网,整个互联网板块暴力拉升 13 倍;2018 年至 2021 年的慢牛,市场主线是半导体、新能源和白酒医疗等消费股,其中新能源板块拉升 3 倍,白酒板块拉升 5 倍,半导体板块拉升 5 倍,可以很明显看出,都是热门板块以及时代所需的技术或者消费品的板块能获得明显的拉升,因为本轮牛市毋庸置疑的技术便是 AI 概念,同理它的大类——计算机服务、相关的硬件配件、系统集成等公司也将受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还有机器人相关领域。消费板块可能爆火的是旅游相关板块,他们认为,接下来又迎来了 " 文旅季 ",旅游板块又火出圈。本轮牛市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金融板块,券商、保险以及银行三大金融巨头都将在本轮牛市脱颖而出,银行板块毋庸置疑,大行已领涨一年多了,股份行也在今年奋起直追,保险行业今年迎来 " 春天 ",保险公司双收稳增,券商则最直接于股票、投资相关政策相连,并且当前券商板块中不少标的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因此它也有望成为今年的潜力行业。
对含权理财态度,散户两极分化,机构谨慎对比
大部分新股民都是 95 后甚至 05 后的小白玩家,他们第一次遇到牛市表现的过分冲动,一部分是有点小积蓄的新职场人,一部人是仍拿着生活费的大学生,原本存活期定期小理财是他们生活的小乐趣,现在他们把存款拿出来投资反而被套内心懊悔不已,特别是那些不听理财经理劝告的小白,当然也有很多老股民嗅到了气味,将原本闲置资金转入炒股户中。
针对大家对理财经理的信任度如何,钛媒体 APP 向这些理财转股市的股民询问他们一个月以来的 " 跌宕股生 ",总结以下观点:第一,他们表示,如果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一定会抵制住诱惑,听取理财经理的建议。许多投资者在节后新开户想要入市的时候,询问过理财经理的意见,理财经理均表示不要着急入市或者只建议少资金入市,但是他们都不听劝告,这可以看出在市场驱使下,确实很多零散的冲动资金入市,这也体现出前期理财经理在客户群体中的信任度一般,但相信亲身经历这一事件的股民或许会增加一些对理财经理的信任度;
第二,对于部分在国庆前入市的玩家,现今仍保有小部分收益,他们表示,决定将一部分止盈落地,重新拿回理财市场买产品,尽管收益低,但胜在心安,为此他们还将继续需求理财经理的推荐帮助;
第三,针对那些老股民,很多或许是上一轮牛市的新股民,他们表现得较为沉稳,很多抱着在 " 股市里赚钱是不可能 " 的心态,甚至很多仍套在上轮牛市的高点,他们表示,之前在 A 股 2800 至 3000 范围内买了一些,涨到 3600 的时候也逢高卖了一些,虽然很多支股票还没解套,但是至少是回了点血,国庆节后的疯狂更像是上轮牛市逼近 3700 的时候,因此在接近 3500 左右就开始陆续出货,这个阶段追求的更多是回本而不是赚钱。这些老股民说," 应该还会有一段时间的牛市,但是自己不敢赌本轮牛市的上限和时长,因此自己的进货目标就定在 A 股指数 3000 左右,出货就定在 3500 左右,一点点把套在股市钱拿回来,至少会取出一半回归银行、保险理财。" 由此可见,相比于新股民,被市场 " 教育 " 过的老股民更理解风险的含义,在现今阶段他们更愿意选择相信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钛媒体 APP 追问他们是否会购买含权理财,他们的解释是极端分化的,一半的人很愿意接受理财经理推荐的含权理财,他们表示银行的含权理财产品大多是小于 20% 的配比,收益相比纯固收型的产品高 1% 至 3%,亏损的化也在年化 -5% 以内,这点损失和完全投资股市的损失相比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另一部分的投资者反而持有反向观点,他们表示,我们把钱存在银行就是为了图安心和稳定的收益,如果这部分钱还出现亏损,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针对这两部分人,股市的波动对他们购买含权理财的影响较小,因为含权理财终究不能等同于权益市场,愿意购买这部分产品的人在股市表现好的也更愿意入市炒股,投资这部分产品的资产分布也是固定或者减少的;在股市表现差的时候,他们也会尽量减少对含权资产的投入,这么看来该产品的受众群体是在缩减的。
从机构投资者来看,钛媒体 APP 询问了几位私募基金管理人,他们表示,很多权益产品在去年和年初都饱受打击,因此慢慢退出市场,现在大家看到股市重火,投资者信心重燃,因此发行的产品变多也是正常的,不过发行出来了并不代表购买的人就多了,目前大多的私募投资者仍抱着谨慎的心态,通常会 " 货比多家 ",甚至会和他们 " 讨价还价 " 费率、优惠等条款,整个市场依旧比较冷淡。(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李婧滢,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标签:
53
女子月入4000存3000目标一年存5万6月13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近日山东一女子展示了自己的目标,准备月入4000存3000目标一年存5万。报道中提到,这位女子展示自己每月分配工资的...
67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 综合整理理财收益迎来波动,理财规模承压国信证券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行,今年8月末已降至2.82%。随着理财收益的下降,理...
59
近日,普益标准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根据报告,全市场银行理财机构(不包括外资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存续数量为54806款,较2023年2季度增加4415款,环比上升...
90
□本报记者 刘文静 今年30岁的赵先生是一名景观设计师,月工资约7000元,年底会有年终奖3万元;妻子赵女士29岁,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行政人员,月收入5000元,年终奖约1万元。小夫妻去...
67
当下,“万物皆可搭”正成为年轻人社交生活的一种写照。吃饭有“饭搭子”、唱歌有“歌搭子”、打游戏有“游戏搭子”,甚至还有“考研搭子”“逛街搭子”“拍照搭子”“摸鱼搭...
76
九方财富九哥,为用户带来满意的投资体验 在庞大的中国投资者群体中,存在着不少小资金股民因为受限于传统投顾服务的高门槛而难以享受到优质服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九方财富...
96
黄金,作为全球公认的避险资产,其理财方式的多样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理解这些不同的黄金理财种类及其对投资者的启示,是制定有效投资策略的关键。首先,黄金理财的...
63
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中,理财产品种类繁多,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并识别其潜在风险至关重要。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财务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如果您短期内有明确的资金需求...
93
2月2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6.8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11万只,募集资金57.08万亿...
60
近期,农银理财、浦银理财、兴银理财、苏银理财、杭银理财、宁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2023年成绩单。整体来看,去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力度增大,管理规模保持平稳。不...
98
投资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审慎评估、综合权衡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要坚持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理财产品管理人则要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变化,科学制定...
94
财联社2月28日讯(记者 彭科峰)对于金融消费者而言,防风险永远比高收益更重要。2月27日晚间,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以典型案例告诫消费者关注金融信...
75
新年伊始,银行理财规模和收益“回暖”。“理财要趁早”“从‘投’开始‘盈’新年”……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开年以来,银行理财规模迎来回升,整体“破净率”和“负收益率”...
67
■ 本报记者 吉雪娇今年以来,在存款利率下降的趋势下,部分投资者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等活期理财的关注度开始提升。凭借申赎灵活、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投资门槛较低等优势...
78
文|投资界PEdaily“我们收到LP的通知,基金以后要按项目call款了。”说这话的,是北京一家300亿规模VC基金的老大,神情凝重。春节回来,已经有多家投资机构向投资界聊起call款之困。...
83
在低风险偏好投资环境下,以现金管理类产品为代表的“活钱理财”成为理财市场“黑马”,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而10月以来,一度“飙高”的收益率,让现金管理类产品再度成为关注...
96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 综合整理徽银理财迎第三任董事长,徽商银行“老将”孙海来接棒8月8日,徽银理财于官网公告称,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核准(皖金复〔2024〕130号),...